和县石杨镇绰庙社区乡村文化带头人吴晓容: 当好“文化使者”,文化使者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文化血液” “我们亚洲,当好多文山是为乡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1月13日上午,村振伴随着激情昂扬的兴注音乐,身着喜庆的入更红色卫衣,在和县石杨镇绰庙社区文化大戏台上,化血社区舞蹈队队员们的文化使者舞蹈吸引了不少社区居民驻足观看。为了喜迎新春佳节的当好多文到来,大家正抓紧排练着舞蹈,为乡忙得不亦乐乎。村振《亚洲雄风》、兴注《山卡拉的入更家》、《老妹你真美》等等,化血从现代舞到民族舞,文化使者从动感十足到轻歌曼舞,队员们都不在话下。 队伍中,有一张面孔很熟悉。在队员们排练的过程中,她站在一旁,时不时给予动作指导,力求完美。她就是我市优秀乡村(社区)文化带头人、绰庙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和县居民文艺团队负责人吴晓容。 舞蹈队这边指导好后,吴晓容又赶忙来到社区文化服务站。服务站里,几位老同志正在吹拉弹唱,吴晓容一边打节拍,一边指导大家要控制好节奏感,并商讨着如何加入黄梅戏唱段,让整个表演更加丰富立体。 今年41岁的吴晓容并不是和县人,而是从四川远嫁而来。10年前,她来到绰庙社区工作,她不仅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还凭借着个人对文艺的爱好,渐渐将绰庙社区的乡村文化队伍发展壮大,在和县乃至全市乡村文化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现在老百姓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了,但精神文化生活还有所欠缺。作为一名乡村文化带头人,就是要切实解决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想,结合我们当地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吴晓容说。 “以社区为载体,以文化为媒体,以群众为主体”是绰庙社区一贯坚持的文化理念。在吴晓容的带领下,绰庙社区先后建成约500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广场、文化广场、文化大舞台、文化长亭等阵地,让社区居民有了活动阵地,有了展示平台。2014年2月,吴晓容又牵头成立了文化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均来自绰庙社区的退休人员和普通的居民群众。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舞蹈队、舞狮队、老年乐队都已经发展得有模有样,团队成员广泛开展自编、自演、自娱的群众文化活动,全面打造社区农民文化节、乡村春晚等品牌,在各个文艺活动的舞台上活跃着,为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默默地奉献着。 乡村振兴,文化是灵魂。吴晓容说,团队多次参加市、县、镇举办的各种文艺演出和比赛活动,成功组织开展了社区三届农民文化节、三届重阳尊老节、两届乡村春晚等大型活动,多次获得市、县一、二、三等奖,乡村春晚更是获得“全省优秀乡村春晚”称号。以传统节日、重要节假日、重大节庆日和本地的“三月三”庙会民俗相关活动为切入点,团队还开展送文化下乡、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送戏进校园等活动,每年达30场次以上,受益群众达万人。 “我们绰庙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就是我们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阵地,无论春夏秋冬,这里每天都很热闹,村民们一天不来这里总感觉少了什么。”吴晓容笑着说。 文化队伍壮大了,文化活动丰富了,如今的绰庙社区,群众文化欣欣向荣。 据吴晓容介绍,为了进一步丰富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生活品质,社区还在有限的空间内规划出40平方米的图书阅览室(农家书屋),通过自筹资金、上级相关部门配送等方式提升藏书量,农家书屋全天免费开放。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吴晓容同志积极投身乡村文化建设和文明实践,切实增强了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喜爱。”绰庙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武明乾动情地说。 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当好乡村振兴的“文化使者”,吴晓容一直在路上。她说,自己将一如既往做好本职工作,不负“乡村文化带头人”这个称号,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血液”。记者 黄莹 |